中外艺术教育高峰论坛·美术分论坛 丨“多元与共享——新时期高等美术教育的发展”综述

发布时间: 2018-12-10   浏览: 38

2018128日,在南京艺术学院建校106周年之际,由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承办的中外艺术教育高峰论坛·美术分论坛“多元与共享——新时期高等美术教育的发展”在南艺美术馆隆重召开。本次论坛邀请了国内外数十所知名艺术类院校的校长、学者和教授参加,聚焦中外艺术教育的几大核心问题:高等艺术教育中的本科教育,全球化语境下艺术教育的创新成果,共建全球艺术类院校的交流合作平台。重点讨论高等艺术教育中本科教学的发展趋势和创新等问题。

本次论坛于128日和9日分为两场进行,由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彤教授主持,李院长首先向现场听众介绍了各位嘉宾并致辞欢迎。

128日下午第一场首位发言嘉宾为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南艺美术学院院长周京新教授,发言题目为《传播经典、激励创新》。周京新教授首先对各位来宾表示欢迎和感谢,之后他授围绕“经典”一词,结合自身的国画教学经验对艺术教育展开讨论。

他认为高等艺术院校的学历教育有一个关键的、根本的任务,即传承和传播经典的价值观以及与各个专业相关的经典的技术、艺术、知识、理念和人文精神。传承、传播和发扬经典的精神,他认为学习、传承和传播经典不是最终目的,要发扬经典精神,展现每位师生的创造性和思想同时他指出教师应当向学生传递经典的价值观以此开发学生的身上的潜质以及对经典深切的领悟和全方位的运用。但是教师不能只传递个人好恶、个人所长,应该无限拓宽传递经典的范围和方位。作为高等院校的学生必须具有追求经典的意识,追求经典有两个层面:一、向经典学习,传承和传播经典的价值观;二、在前者的基础上挖掘自身潜力,释放潜能,通过具体实践和探索来展现自己对经典的认识、运用和发扬。经典之所以会有鲜活生命力,并且能继续被发扬光大,正是因为高校所有的师生明确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并且将之持之以恒,各个专业的教学也都是在经典的感召和引领下呈现出它的意义。

第二位发言嘉宾为西班牙马德里美术学院校长艾蕾娜·冈萨雷斯(Elena Blanch Gonzalez)女士,发言题目为《西班牙绘画艺术及教学传统》。她首先向在座的师生表示问候,感谢南京艺术学院的邀请,祝贺南艺106周年校庆。然后介绍了马德里美术学院的发展历史、师资队伍、教学方式和教育制度等几个方面。

在谈到艺术与科技的关系时,她认为,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高等艺术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必须要结合现代科技,引用高科技理念和手段引导学进行新颖的创作。因此,科学技术在未来的艺术发展道路上尤为重要。她从历史的角度将艺术教学方式分为四种,通过这四种方式可以准确定义艺术具体学科之间的区别,进行教学指导,有秩序的将前人的理论和遗产运用到教学中。一、继承欧洲中世纪以来的行会和工作坊;二、根据文艺复兴时期相关理论的著作来教授学生;三、运用1919年由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在德国魏玛创立的“包豪斯”教学方式;四、注重学生天赋的发挥,不要给学生束缚,这也是浪漫主义艺术家的观点。最后她指出必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将眼睛看到的现实通过艺术方式表现出来,艺术没有套路,只有坚持不懈。

第三位发言嘉宾是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琦教授,发言题目为《面向未来的高端艺术人才培养》。他结合自身以及中央美院的教学经验,从三个方面讲述新时代艺术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即将艺术理想和奉献社会联系起来,将理性思辨和感性思维融通起来,将创造潜力和创新能力结合起来。他认为对于人才培养的呼唤首先是国策明确提出高端人才的培养需求,提高质量,讲究创新;其次是对经济社会的服务,对应国家战略需求,并提出八个一流:一流的学科形态,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科学研究,一流的水平服务社会,一流的国际合作,一流的教学条件,一流评价体系,通过这八个一流来实现双一流战略目标。目前在高端人才培养上还有三个挑战:首先教学内容还未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显得老化、僵化和泛化;其次教学资源受到师资配置和教学环境等方面的限制,资源分配不均衡现象严重;最后在社会艺术文化领域人才培养出现均质化,扁平化和空泛化等缺陷,这是中国现存的艺术教育中所普遍存在的问题。他指出在新时代要求下,未来的新型艺术家应具备一流的专业拓展能力、自觉的文化精神、深入的文化研究与理论把握能力、与国际对话的知识准备和知识涵养。

第四位发言嘉宾为山东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马东骅教授,发言题目为《当代美术教育的时代特质与地域特色》。他首先介绍了山东艺术学院的建校历史和艺术教育的理念与实践,之后介绍了山艺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时代的温度——山东艺术学院建校60周年美术作品展》展览的情况。

他认为艺术源于生活,不能仅仅从观察和理解出发,而是要让生活本身转化成艺术,让生活中的温暖转化成艺术的温度。他指出艺术必须以开放的姿态,努力与当代国际艺术思潮、国际教育理念紧密接轨,他认为美术学科的宗旨是坚持用艺术表现生活,以艺术服务人民,走近生活,提取生活的温暖,并将这种温暖传递到美术教学、艺术创作之中,形成了美术教育教学和实践,创造有开放性的现实主义传统,确立自己独特的美术创作形式。当然开放性和创新也是有温度的,艺术需要温度,教学需要温度,未来更需要温度,正是这种时代的温度持续传承,激发出无限创作能量与魔力,它是生命的象征,是时代的见证,让社会充满希望,在继往开来,生生不息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出璀璨的光芒。

第五位发言嘉宾是意大利拉奎拉美术学院校长MarcoBrandizzi教授,发言题目为《创新性的技术与诗意的解决方法》。首先他认为全球化提高了通信速度,促进了信息交流,加速了经济增长,缩小了时空差距,增强了文化之间的交流,这对艺术未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其次,他指出现代科学技术在艺术创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并促使我们认真反思艺术教育领域中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新的数字科技可以作为有用的工具被国际学生团体普遍接受。他认为未来几年内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绘画、雕塑、图形艺术和历史艺术理论这些领域以便加强文化交流,并以独特的方式加强对新型共享视觉语言的认知,同时要丰富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经验。教师的任务是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创造力的机会,指导学生批判性的使用传统工具及新兴技术,关注每个学生个体的感受,帮助他们选择最好的技术以及诗意的解决方案。对教师也应该有新的要求,即教师应该不断的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满足学生们的期望,通过深入的合作和文化交流来丰富教学经验,以此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第六位发言嘉宾是列宾美术学院的NIKTA TSYTSIN教授,发言题目为《学院教学的传统与当代性——以列宾美院的美术教育为例》。NIKITA TSYTSINY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列宾美院的历史概况、教育师资、教学硬件、课程设置以及考核标准等情况。之后他表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艺术家马列维奇提出过颠覆传统艺术体系的新的艺术教学理念,但是列宾美术学院在1933年的教学改革后依旧主张学习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及自然主义艺术,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艺术创新。

在讲座过程中,NIKITA TSYTSINY教授以列宾美术学院油画系的教学为例子,通过播放大量的学生作业图片直观的展示了油画系的整体情况,并向大家阐述了列宾美院各个年级不同的的课程和对学生不同的要求。比如从入学第一二年学生必须开始临摹,三年级进行简单的创作,到四五年级要进行比较复杂的构图、场景、组合的练习,层层递进,学生们可以运用不同的手法和技巧去表达他们的所思所想。最后一年里学生将进行毕业创作以及为更好的走入社会做准备。

论坛第一场六位嘉宾演讲结束后进入听众提问环节,同学们向现场嘉宾踊跃提问并展开讨论。第一个问题是请意大利拉奎拉美术学院校长Marco Brandizzi教授谈一下现代艺术院校的建立对于传统古典艺术,带来了哪些继承与创新?Marco教授认为传统既要关注过去也要关注现在,更要关注未来。艺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比如新兴的3D打印技术,不仅在工业上而且在艺术创作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这种3D打印技术或者扫描仪技术来进行绘画创作,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第二个问题是请列宾美院的Nikita Tsytsin教授谈一下列宾美院在本科教学中如何处理传统和现代的教学理念,是否采取了一些教学改革。Nikita教授指出列宾美院的教学思路源于欧洲古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传统,现在依然延续着,不管外面发生什么变化,他们的教学模式不会变,甚至是50100年还是坚持这个传统。当然,在列宾美院的历史上,有一段时期采用了马列维奇提倡的反传统反古典的教学模式,颠覆了整个古典传统,但是后来发现其中的问题很大,于是在1933年又回归了古典回归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第一天的论坛结束后,所有中外嘉宾们在美院领导、师生的陪同下移步美院,首先在美院展厅观看了美院教师备课展,然后参观美院的雕塑工作室、绘画工作室,嘉宾们纷纷建言献策,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本次论坛的第二场在129日上午召开,首先由来自于新疆艺术学院的院长莫合德尔·亚森教授为大家带来了关于《传承创新:内涵建设,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的讨论,在发言中,莫合德尔·亚森教授主要从如何传承创新、进行内涵建设以及培养人才三个方面做出了探讨,他认为在信息化的时代中,所有艺术工作者都面临着很大的诱惑,也有很大的困惑,如何沉下心来做学问已经成为一个核心的问题,艺术工作需要精,但是精的不只是一种技法,这种精应该是发自于内心的,立根传统,扎实付出,再加上自己的人文精神、心理感受,有创造,有创新才会出精品。第二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进行学生的内涵建设,他认为大学的扩招只是培养了学生,而不是培养了人才,很多毕业的学生只有学历而没有能力,因此内涵建设尤为重要,学生要抓好自己的基础功力,慢慢打造,去掉浮躁,去掉信息社会快速化的习气,静下心来研究学问,同时老师们也要学会跟着学生的思路改变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学习之中。第三就是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古语有“画如其人”,其内在的含义就是绘画会反映出一个人的人品和深度,所以我们要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在品质、品行、人品各个方面都优秀的人,这是需要我们高等院校中师生共同努力的,人才的培养是我们长久的使命。

第二位发言嘉宾是东京艺术大学副校长保科丰巳教授,他从更加具体的方向为大家展示了如何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师生共同开创艺术的新领域。保科丰巳教授为大家带来的演讲题目是《融合艺术和科技的艺术表现》,在演讲中,他为大家介绍了东京艺术大学从三年前就开始的一个艺术项目,这个艺术项目是艺术与艺术之外的领域结合的实验,他通过这个项目告诉大家了艺术探索的无限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引导我们去思考,在高科技的当下,如何将艺术与科技相结合,从而创造出更多的艺术形式。他用大量的图片向大家展示了他曾做的生物光子艺术以及互动式的装置艺术,在这些艺术创作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惊喜,在这样的一种激励下,东京艺术大学的老师们也鼓励学生对艺术作出大胆的尝试,比如开发3D互动影像之类的,让艺术创新紧随时代的发展。

第三位发言嘉宾是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刘赦教授,发言题目是《中国当代美术教育的困惑与思考》。他从历史时间来划分了美术高等教育的四个时期,即晚清时期为启蒙时期、民国时期为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后有很长时间的停滞期,到如今是高等教育普及、多元开放的时期。刘赦教授根据目前高等教育的现状,提出了他的观点,他认为目前的高等教育存在着很大问题,第一专业划分过于精细,由此会严重禁锢学生的思维;第二高等教学模式过于呆板,不利于激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模式;第三就是不同专业之间的壁垒森严,阻碍了艺术形态的多元发展;第四综合文化素养课程普遍偏少,高等教育不仅要解决技的问题,更要解决思想的问题;第五体制制约的问题严重,造成了整体的不协调也阻碍了优质师资资源的良好互动。针对这些问题刘赦教授认为美术教育不能脱离时代,不能脱离社会的需要,重视培养全面的艺术人才,培养可以独立思考、自我塑造、自我发展的人才,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就是为了更好的培养这样的人才。

第四位发言嘉宾是福建师范大学的李豫闽教授,他从师范美术教育的角度分析了如何去塑造一个有力的师资团队。李豫闽教授在《涂层与底色——重新审视师范美术教育》的演讲中向大家抛出几个问题:“在今天,我们如何确立中国为核心的主体话语权?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把传统文化当中优秀的部分进行梳理,建立我们中国特有的美术基础教育?在艺术表达上,中国今天为什么得到世界的瞩目?当我们走进世界中心舞台的时候,我们应该向世界呈现什么样的艺术?我们应该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艺术史的描述当中经常专注于这个学校培养出多少名师,多少美术教育家,这个目光都是仰视的,师范美术教育恰恰培养的是基层的美术工作者,为美术馆、博物馆,为基层的文化站,文化馆培养美术的推广者、组织者、普及者,恰恰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未来20年、30年国民素质提升最重要的仰仗力量。他认为我们对师范美术教育不能忽视,恰恰我们要重视它,因为根据主流美术史向我们所描述的,往上也可以,但是我们应该重视往下看,看我们未来国家的发展,未来国家的需求,国民全民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最重要的根本。

第五位发言嘉宾是佛洛伦萨美院的AntonioBrangi教授,发言题目是《Two-faced Visiontransition and innovation》,他首先向大家介绍了佛洛伦萨美院的校史,佛洛伦萨是文艺复兴的起源地,而佛洛伦萨美院的建设也标志着世界第一所美术学院的诞生,这里也培养出了众多的艺术人才。佛罗伦萨美院随着时代的发展同时也为了让学生们更好的融入学习环境中,再教育课程上都做了很大的改变,Antonio Brangi先生回顾、介绍了佛罗伦萨美院的演变历史和最近几年来做的一些尝试,并且表示学院所做的这些努力都是为了能够适应当今这种形势,开拓出一些更加多元化教学跟培训方面的新战略,也是为了适应来自越来越多国家的学生,为了能够更好接纳他们,使他们能够融入当地的教学环境和创作空间,使学生能够在美院的环境当中发展自我的个性,能够面向未来有一些更加成熟的表现。

论坛的最后一位发言嘉宾是南京大学的访问学者AndreaBaldini,他的发言题目是《Can There Be Street Art in Museum?》。主要探讨了街头涂鸦艺术是否应该进入博物馆,他认为博物馆应该是一个兼容的、包容的空间,而不是一个将艺术与生活分割的地方。街头艺术是一种与中国书法一样拥有过程魅力的艺术形式,它创造的过程更加吸引观众,这样的一种空间艺术将艺术与生活更加密切的联系到一起。在西方公共空间是不可以任意使用的,空间变成一种商品,被明码标价出售给各种广告公司等等,而街头艺术就是要颠覆这种想法,他们做了很多免费的行为,为大家提供很多免费的惊喜与礼物,Andrea Baldini先生认为博物馆就应该是这样一个公共的空间,为街头艺术提供展示的平台,而不再是以严格的标准和条条框框来限制什么样的艺术该进入博物馆,什么样的艺术不应该进入博物馆,博物馆应该重新思考自己的界限以及自己的受众。

在第二场论坛的茶歇期后,举行了一个客座教授聘用仪式,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刘伟冬教授为西班牙马德里美术学院院长Elena Blanch Gonzalez女士、意大利拉奎拉美术学院院长Marco Brandizzi教授、列宾美术学院Tsytin Nikita教授、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副校长保科丰巳教授、佛罗伦萨美术学院Antonio Brangi教授、新疆艺术学院院长莫合德尔·亚森教授、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李豫闽教授颁发了客座教授证书。

论坛提问环节,第一位学生请佛罗伦萨美术学院Antonio Brangi教授谈一下佛罗伦萨美院在现在的教学活动中是如何继承自乔治·瓦萨里以来的人文主义传统。Antonio教授指出佛罗伦萨美院无论是在古典艺术专业还是现当代艺术专业,都极为重视艺术史教学,而这些理论课程是设置在通识课教学中,学生在入学之初已经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位学生请东京艺术大学副校长保科丰巳教授介绍一下东京艺术大学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是如何处理传统和现代的艺术教学理念的。保科丰巳指出东京艺术大学的学生到了二年级就会有很多的课程,有当代的,有传统的。他特别提出无论是古典艺术还是当代艺术,艺术创作与思想是密切相关的,学生必须要学会和善于思考。如今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西化问题特别严重,比较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比较和关系性当中找出自己的东方形式。

多元与共享——新时期高等美术教育的发展”是这次中外艺术教育高峰论坛美术分论坛的主题,南京艺术学院走过了106年的发展历程,一直秉承着开放、包容、交融的办学理念,此次能够聚集中外知名艺术院校的校长以及各位专家在南艺召开此次论坛,显示了南京艺术学院始终保持着与时代共同前进的步伐以及聚焦全球艺术教育的理念,此次论坛也将会推动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持续发展。


初稿:王文文、李倩

初稿修改:戴丹

审核:商勇、费泳

图片摄影:黄巍、夏梦、蓝玲、胡媛媛

视频记录:黄巍、林阳雪、王泽兴、刘檬檬

编辑:黄瓜园1号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