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文脉育新苗,美育思政共传承”——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与书法学院与朝天宫民族小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美育成果展开幕

发布时间:2025-07-03浏览次数:10

625日上午,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与书法学院与南京朝天宫民族小学联合举办的“长江文脉育新苗,美育思政共传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美育实践成果展”在美术与书法学院闳约美术馆展厅正式开幕。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曹劲松,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兼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邓硕,南京艺术学院学工处处长仲社,美术与书法学院党委书记陈勇军、副书记蒋芸,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宋东禹,南京市教育局一级调研员宋晓峰,秦淮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委网信办主任、区社科联常务副主席李路娣,区教育局局长、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庄芸,区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马宁,区教育局副局长韩锦锦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与书法学院教师党员、南京市朝天宫民族小学师生家长代表参加活动。

本次画展,是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与书法学院与南京市朝天宫民族小学共同打造的“艺筑同心”美育协同育人项目的系列成果之一,本次画展主要分为“红帆映金陵·潮涌新颜”、“青绿跃江豚·生态新生”、“千面汇长河·风情画卷”三个板块,集中展示了大小学生共学共研共享的美育实践成果。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与书法学院老师和大学生的指导下,小朋友创作了一幅幅水彩画、拼贴画、多种材料壁画,提升了小学生的美术素养,彰显了青年大学生的艺术担当。


同心筑梦,共启新程

开幕式上,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兼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邓硕对美术与书法学院与朝天宫民族小学以党建为引领,以艺术为纽带,强化共建共联,深化社会美育实践给予肯定。他表示,南艺作为美育高地,将自觉将服务社会美育、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协同发展融入办学实践,让南艺学子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彰显青年责任和担当,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邓校长致词

南京市朝天宫民族小学校长李万青对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与书法师生在活动中展现的高校担当、专业素养、奉献精神表示感谢,并指出将继续以“中华文化符号”为纽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心共筑中国梦。


李校长讲话

现场,美术与书法学院党委书记陈勇军与秦淮区教育局局长、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庄芸为两校共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美育实践基地”揭牌,标志着双方在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美育实践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与会嘉宾为在本次“艺筑同心”美育实践项目中表现突出的师生代表颁奖。

双方揭牌


颁奖环节

画映心光,艺绽芳华

画展现场,大学生和小学生导航员为嘉宾们介绍自己的作品。大学生从作品的教学理念到采用的表现手法再到主旨意义,一一向现场的嘉宾们进行讲解,现场画作既有渡江胜利,解放南京时的场景,又有用多彩蜡笔勾勒的长江流域风光,还有采用拼贴方式表达的“撕裂与重组”处处表达着小朋友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小朋友们也兴高采烈地向嘉宾们介绍了自己的创作感想。大学生专业的知识,小学生稚嫩的声音,构成了本次展览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展览现场


画展现场还设置在“长江主题”版画体验和漆扇体验环节,嘉宾和大小朋友们再次再非遗技艺中感受到了长江文化的魅力与力量。



现场体验互动

此次画展,是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与书法学院与南京市朝天宫民族小学共同打造的“艺筑同心”美育协同育人项目的系列成果之一,该项目自2023年启动以来,每年选取一个中华文化符号开展主题创作。继“长城”主题后,本年度的“长江”主题创作通过本科生党支部党员进“南艺·民族小学美育坊”、研究生进课堂、本科生班主任主题创作领学、壁画系课堂转移四类课堂协同、跨学段结对等形式,引导学生在艺术表达中深化文化认同。此次成果展正是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美育实践的全景式呈现,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生动实践。未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与书法学院将继续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美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为文化传承与创新注入新的活力。